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
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,数字经济拓展新空间,数字经济彰显新价值。作为2017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主题,“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”寄托了中国对于创造数字经济“奇迹”的向往。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举国热情,与世界上最生机勃勃的移动生态系统,以及改变整个经济和产业发展形态的“互联网+”,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增长的新引擎。
最高战略与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
继农业经济、工业经济之后,数字经济已成为...
■ 一季度经济增长稳中有进,稳中向好,好于预期,可谓开了个好头。但是,受内外因素交织影响,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。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,释放更多政策红利,才能为经济持续向好注入不竭动力。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创造“中国奇迹”,才能让世界不断为中国赞叹。
今年一季度,中国经济迎来了“开门红”,增长实现超出预期的6.9%,成为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季度增长,整体上划出一条平稳的上扬曲线,区域经济也展现...
■当前山西省正处于经济步入合理区间的重要节点,处于创新驱动、转型升级的发力阶段,处于全面走向“大治”的关键时期,正以新的姿态走向振兴崛起。越是经济增速加快,越要自觉推动转型发展,增强抓生态环保的自觉性和有效性,旗帜鲜明抓转型,顺势而为“断舍离”,打破固有的路径依赖,培育创新改革新动能,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新优势。
实现“开门红”,山西一改经济断崖式下滑、官场塌方式腐败留给人们的印象,以首季经济增长6.1...■ 30多年前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,逐步开始了“以市场换技术”的模式探索,如今我国经济已从“科兹纳型套利经济”转为创新驱动为主导的“熊比特型创新经济”,由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,开始向经济中高速增长、中高端水平迈进。
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,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,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,科技强国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契合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,不仅...
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,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、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、经济社会风险更加多样,经济社会发展中的“四降一升”,即:经济增速下降、工业品价格下降、实体企业盈利下降、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及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更加明显。必须增强风险意识,强化底线思维,把握新苗头,管控新风险,谨防重点地区和领域酝酿发酵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。同...
8月12日,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。事故发生3天之内,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做出重要指示,要求全力救治伤员,严查事故原因,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,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坚持人民利益至上,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。
在惨烈的事故现场外,波涛汹涌的舆论场也备受瞩目。事故情况越是复杂,
越容易引起舆情的关注甚至揣测,越容易...
■ 审视上半年经济发展,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,更不能存在过分焦躁心态,而是要小心呵护企稳复苏的态势,从新常态视角认清发展大局,正视困难、保持定力、主动作为,把握好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控风险之间的平衡点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为完成好“十二五”收官、谋划好“十三五”规划提供最有力的保障。
★目前,“十三五”规划的草案已经完成,特点之一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来部署,同时体现着远近结合以...■ 在“四个全面”的基础上,还应同步推进全面创新创业战略,以“互联网+”和“大数据x”为引擎,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与各行业、各产业相互融合,进一步解放和提高生产力,推动产业升级与革命,开启全面创新创业的新时代。
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,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,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改造传统引擎,打造新引擎。“十三五”乃至更长时期,我们必须全面推动科技创新、产业创新、企业创新...北京近日的雾霾堪称“十月围城”,也再一次的勾起了雾霾治理的话题。从环保部通报的情况来看,很多地方存在应急工作流于形式主义的问题。对于治理雾霾,值得着重指出的有两点:一是有的地方矮化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二是有的地方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理机制。
金秋10月,正是北京最美的季节,但连日的雾霾,却让北京的国庆黄金周失色不少。直到11日晚间冷空气南下,当晚20时,该市的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正式解除。但社会各界也有...
■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后,地方深化改革已成千帆竞发之势。半年来,各地纷纷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进行重要战略部署,描绘了新蓝图、新愿景、新目标,拿出了实施方案或具体意见,布局了战略重点、优先顺序、主攻方向,起步有力、推进有序、成效初现,呈现出一幅地方深化改革的全景图。
跨过七月,改革元年时间过半,正是观察各地深化改革的重要时间窗口。如何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,对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初...
■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过半,基本实现了起好步、开好局的目标。本刊将以中央和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为主线,全面分析中央深化改革的工作重点、创新理念和改革举措;对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初步评估;对下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再部署再落实进行全面展望,敬请关注。
从 1 月 22 日 到 7 月 22 日 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已满半年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,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抓总把方向的作用,推出一...
■ 国资国企改革是个世界性难题,社会风险大,极具挑战性。但正是在一路争议中,国资国企改革找到了最大公约数,逐步从应急式改革走向战略性改革,从家长制改革走向社会化改革,从粗放式改革走向精准化改革。接下来的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,要进一步加大纵向整合力度,打破传统行业和所有制壁垒,在跨领域、跨板块资源整合中实现优势归并和高效集聚。
国企改革,重点在操作,关键在细则。要紧紧围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、...
■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复杂性前所未有、难度前所未有,难点是利益分化的桎梏,障碍是思维定势的桎梏。面对复杂多元的利益诉求,针对政府怕出乱子,国资监管部门怕丢权,企业经营者怕丢位子,职工怕利益受损等问题,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。
2014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元年,也是设计“十三五”国企改革总脚本的窗口期。从市场使命、路径选择、风险阻力和治理变革等多个维度,探索国企改革的取向、着力点、路径...
■ 2014,我们不再搞“强刺激”,但“微刺激”更考验韧性和耐力,更需要创新调控思路,精准发力、定向调控。既要运用好政府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效力,更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。当前,要多措并举,切实改善实体经济的困局,稳定社会预期。在统筹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中敢于担当,勇于攻坚,善破难题。
6月6日,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。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黑龙江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四川八位省...
■ 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国区域发展将由东向西,由沿海向内地,沿大江、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展开布局,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、丝绸之路经济带、海上丝绸之路、京津冀一体化等,旨在更好地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互补、产业的转移衔接和优化升级以及市场的整合统一,融通国内、国际两个市场,打造最具活力的经济新版图。
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,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大机遇中,扮演好个性鲜明、优势突出、特色纷呈的受益者;融...
■ “新常态”并不意味着经济低迷,而是向正常状态的回归,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。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,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,都应改变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“高增长”的预期,逐步适应中国经济的“新常态”,形成“新常态”思维方式。
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河南省考察时谈到,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,我们要增强信心,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,适应新常态,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。这一论述被一些学者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