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北京近日的雾霾堪称“十月围城”,也再一次的勾起了雾霾治理的话题。从环保部通报的情况来看,很多地方存在应急工作流于形式主义的问题。对于治理雾霾,值得着重指出的有两点:一是有的地方矮化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二是有的地方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理机制。

 

金秋10月,正是北京最美的季节,但连日的雾霾,却让北京的国庆黄金周失色不少。直到11日晚间冷空气南下,当晚20时,该市的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正式解除。但社会各界也有疑问:如此重的污染,为何没有启动红色预警?北京市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是,雾霾期间未达到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的红色预警级别。而且预警发布后,北京市采取了“四停一冲”等应急举措。

2013910,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发布,被称之为“大气十条”,这是一份具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。其中规定,到2017年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%20%15%左右,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2014年初的北京市两会上,市长王安顺谈及雾霾严重性:“中央领导说,2017年实现不了空气治理就‘提头来见’。”

对于治理雾霾,京津冀的决心不可谓不大。但就在本次雾霾发生时,环保部109派出6个督查组奔赴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、廊坊、保定、邢台、衡水、邯郸8个城市,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。结果发现,一些地方政府在污染面前,并未充分尽到职责,存在应急机制形式大于内容、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诸多问题,其日常治理工作的情形可想而知。

这次大范围雾霾发生,恰恰也是“大气十条”实施行满一年之际。清华大学与中国清洁空气联盟在925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称,如措施不加码,到2017年,京津冀无法完成治霾任务。该报告主要执笔者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更是明确表示,这场治霾攻坚战,似乎从一开始就缺乏“沙盘推演”。而各地方在对应“大气十条”列出的细则能否达到目标,根本没有几个地方做过认真研究。另外,来自南方周末的报道也发现,“心里没底”是多地环保官员的共同感受,全国及各地陆续出台的治霾方案几乎都是仓促而就。

联系到当前的反腐,正以治标为主,打虎拍蝇,热潮不断,为的就是给治本赢得时间。治污其实也是如此,彻底消除雾霾是一场持久战,但要令人相信未来蓝天可期,就必须从具体的治标工作抓起。要真正打出重拳,使出杀手锏,体现出铁腕治污的魄力。近期,环保部发布《环境保护部组织推介大气污染治理“兰州经验”》文件,旨在推广兰州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。兰州治理雾霾经验一言以蔽之,就是一靠科学,二靠群众。用科学的手段查找源头,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网格化管理,对不同形态的污染源分类把控,源头治理。目前,在环保部的推广下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较重的多个城市,正在效仿和借鉴“兰州经验”,投入雾霾阻击战。届时,如果还看不到实际成效,那恐怕就真的要“提头来见”了。

    好天气持续了不到一周,17日夜间起,京津冀地区又将迎来一轮雾霾天气过程,局地有重度霾,预计此次过程将持续至20日。现在,北京正等着下一轮冷空气前来救场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武建忠

武建忠

27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《领导决策信息》周刊总编辑,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,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副会长。著有《决策方法》一书。在国内首创政务舆情监测系统,倡导并构建“中国领导决策信息系统”,将战略研究和信息传播相结合并纳入标准化、规范化的全新体系,开创了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设的崭新模式。编著有《新改革经济学》《社会管理蓝皮书》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领导干部读本》等,主编出版《中国国情报告》、《中国国策报告》、《中国国力报告》等专著50多部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