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,山西的官场成了所有媒体一起瞄准射击的靶子,众矢之的,谁能幸免,覆巢之下,岂有完卵?以至于有媒体报道刚刚召开的晋商大会上,很多大老板都消身匿迹,深怕“去了就回不来了”。杯弓蛇影,草木皆兵!
也难怪,山西这个地儿就是出新闻的地方,而且动辄就上“头条”。恰好,人们又还在为查处周永康案后“打虎”是否告一段落而揣测、担心之际。事前没有任何征兆,反腐风暴突袭山西官场:8月29日,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天3个小时内宣布山西两名高官——省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白云及副省长任润厚被调查。紧接着,刘云山亲自坐镇,省委书记易人——这正印了王岐山政协会被问有无更大老虎时所言:“以后你就慢慢懂……。”看来,很多事情确实需要慢慢才能懂。
今年以来,地方反腐层面已经出现“团灭”的反腐模式。除山西的“腐官”近半落马外,胡春华在广东推动的反腐,也让广州市白云区半数常委落马。常委班子是地方治理的执政中枢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思维定式中,一个常委班子三成的成员落马,必然会对该地政治稳定和经济稳定造成重大影响,但这并不能成为反腐刹车的理由。山西的“团灭”将中央对于腐败“零容忍”的底线思维表露无遗。反腐,才是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最有力保障,一地一时的经济与政治稳定,绝不能成为中央投鼠忌器的理由。
出来混,总是要还的。在山西,恰恰是当下扭曲的政商关系造成如此的局势。和此前许多地方的落马高官相比,山西每个落马的官员背后,都会有一个显赫商人被带走,而正是这种官商勾结的“黑金”政治,造成了山西政治生态的大面积崩塌。上至省委领导,下至县乡科长,黑白通吃的“红顶”“灰顶”蠹商掮客游刃其间,既有竞利相戕,又会合作生财。在这里,以黑金红颜为媒,似乎所有人可以找到所有人,安全地达成各式桌下交易。
一个13名常委的省委班子,5人落马,折射出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已到了极限,而必须由中央出手了。
在
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袁纯清卸任省委书记的当天,《求是》杂志刊发了他的署名文章《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旗帜鲜明反对腐败》,算是这位省委书记在山西任上留下的令人惋惜的最后一点印记。
(想了解更多信息的朋友请点击我们的《领导决策信息》周刊官方网站:中政网)
0
推荐